臻泰HealthCityShare是未来城市必备的健康基础服务设施。她是城市健康的智慧大脑,整合卫生医疗资源,把机构、设备、医生、居民、健康档案等各类数据有序连接,让健康大数据在一个城市智能高效流转。她是医疗机构的智能助手,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提升城市健康的综合服务能力。她是居民健康的贴心管家,为百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臻泰,让健康触手可及!
一、项目背景
2016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容,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顺应民众关切,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018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做出指示: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分级诊疗,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制度;做好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做好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大力发展人口健康产业,促进“互联网+医疗卫生”发展,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医养结合等领域。
2018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7日出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揭牌仪式并召开工作座谈会。她强调,新机构承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必须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2018年4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了最新安排,要求把家庭医生“做实做细”。提出要“合理确定签约服务工作目标”。各地要结合服务能力及资源配置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确定签约服务的工作目标。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向提质增效转变,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不断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目标意义
按照“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强基层与建机制相结合”、“部门协同与市场参与相结合”的思路,通过优化机制,建立以家庭医生管医保为核心的家庭医生、医保、医疗、居民四方协作制衡的共赢机制,让家庭医生管居民健康有激励,医疗机构规范诊治多收入,居民改善健康有收益,实现家庭医生主动开展面向居民的疾病预防和就医协助,医保部门主动与卫生行政部门协商为居民提供以健康为中心的卫生健康服务和保障机制,医疗机构主动管控医疗成本通过规范诊疗获得经济利益,居民主动参与预防保健及家庭医生的就医管理,探索一条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中国”新路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满意度和就医便捷性大幅提升,重大疾病早发现效果明显,过度检查诊疗得到有效监管,就医费用明显下降,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智能化的多部门多领域共享应用体系基本建立。
通过项目的建设将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实时全面融合各级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的、覆盖终身的、个人可管理和使用的电子健康档案,基于健联体的分级诊疗、患者便民医疗、医生移动助手、满意度测评服务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就医秩序、改善就医体验,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高效协作,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引进先进的健康管理理念及体系,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逐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及健康水平、逐步降低居民医疗费用。
三、总体规划
臻泰HCSS以构建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基础、以治疗为保障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的实现为目标,以居民健康医疗数据的跨机构、跨区域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安全体系及信息标准体系为保障。
臻泰HCSS,在当前卫生医疗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开展建设信息化工程,全面扎实推进基层医改,整体项目建设思路如下:建设基于4大数据库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全区卫生医疗专网、加快推进各医疗机构数据上传、完善对医疗行为的智能监控、促进与社保无缝衔接、建设6大核心平台(即健康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数据交换管理服务平台、分级诊疗平台、公众健康服务平台、居民健康管理平台、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平台)、加强2个健康终端应用(健康小屋、健康管理APP),构建两个体系(即分级诊疗体系及健康管理(慢病防控)体系)业务架构图:
(业务架构图)
四、建成效果
服务惠民、技术惠医、管理惠政。通过项目的建设,实现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在线导医、在线挂号、在线缴费、检查检验结果共享、慢病管理、健康知识、寻医问药、既往史查询、病种分析、疾控预警等功能,缓解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提高医疗卫生业务质量和效率、统一和规范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提高卫生行政监督管理能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卫生决策和应急指挥能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1)缓解百姓“看病贵,看病难”
健康医疗数据的建设则可以从多方面缓解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整合,实现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在方便就诊的同时还可以为居民节约诊疗费用,逐步缓解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
2)提高医疗卫生业务质量和效率
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的需要,各医疗卫生机构都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但由于本身资源有限制,以及患者流动性的特点,单纯通过某个医疗机构的自身努力已经很难大幅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而医疗资源紧张和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就需要我们必须通过其他更高效的手段将区域内所有的医疗资源整合起来,有效结合健康信息,提高区域内各个医疗机构间的协作水平,进而全面提升卫生业务质量和效率,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
通过项目的建设可以实现区内各医疗机构间的业务进行整合与优化,使全市的诊疗信息全面共享,加强各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业务合作和交流,改善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流程,从而提高医疗卫生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3)统一和规范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
目前各医疗卫生机构和规范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需要的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而通过项目的建设,能够很好的推动和促进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进度,统一和规范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实现对医疗卫生信息的标准化和集成化,从而提高整个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水平,充分发挥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效益。
4)提高卫生行政监督管理能力
卫计委开展各项卫生管理,卫生监督,服务监管,应急救治,疾病防控,宣传教育,远程医学等业务工作,通过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能够同时在医疗机构,紧急救援机构和疾病控制机构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采集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以满足卫计委日常监督管理业务的需要。在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危害时期,该系统担负医疗资源统一调度,院前急救,过程跟踪与反馈等医疗救治信息服务和管理职能。
5)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目前各种医疗资源(如设备,医生,护士)的配置不尽合理,同时缺少合理的科学依据和信息沟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健康城市能够大大加强区域间信息的沟通,实现区域内各种医疗资源的共享,如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远程会诊等,达到优势互补。同时通过大量的信息分析能够使领导更加科学的对区域医疗资源进行配置,避免重复投资,更好的为居民健康服务。
6)提高卫生决策和应急指挥能力
健康城市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医疗卫生行业进行宏观管理辅助决策和监督提供支持,综合健康信息平台,整合医疗卫生行业的各种业务系统,将各种信息进行集成,在基层卫计委门和卫生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之间建立起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才能为及时地应对卫生紧急事件,为卫生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应急事件的监测和指挥调度工具,从而保证整个卫生资源得到统一指挥调度和充分的利用,以达到避免或减少各种卫生应急事件带来的损失。
7)管慢病、防大病、促健康,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通过项目的建设引进先进的健康管理理念及健康管理工具,打造基于家庭医生的健康管理体系,本着管慢病、防大病、促健康的整体思路,通过对辖区内居民的健康评估筛选出重点慢病人群,开展跟踪式的健康管理计划,对重点人群执行科学合理的健康干预,后期通过健康城市APP的应用推广逐步培养居民自我健康管理,通过合理膳食、有效运动、控制关键指标的等从宏观上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让老百姓晚得病、少得病,从而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
宝贝计划:0317-7971120
数字门诊:0317-7971139
区域卫生:0317-7588231
健康城市:0317-7588229
协同办公:0317-7971122-8932
智慧审计:0317-7971131
协同办公:0317-7971122-8932
智慧审计:0317-7971131
区域卫生、宝贝计划、数字门诊:
0317-2178632 400-600-1850
校讯通:
0317-2167797 7971101
农牧通:
0317-8800001 88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