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域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2016/3/30 9:24:46

一、项目概述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施要求,结合实际工作流程开发。从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项目、数量、内容、经费进行全面管理。实现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同时对基本公共卫生支付进行改革,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合理分配使用。

基本公共卫生支付方式改革即服务机构给居民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拨付经费,实行“先服务,后付费,费随事走,以事定费”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的新模式。统平台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够有效防止虚假建档、虚假服务、随意服务、过度服务,彻底改变以往简单、粗放地按人头向服务机构支付服务经费的管理模式,实现对服务经费使用的有效化、精细化和适时化管理,动态反应各服务机构的服务情况和经费的使用情况。真正达到政府出资为居民购买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目的。

二、项目背景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实施要求,各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工作,向老百姓提供规范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老百姓的广泛好评和一致认可。

但在服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主管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数量与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管理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基本按照服务辖区人口数乘以人均标准打包分配,个别服务机构按人头拿了钱,但对群众的服务工作却没有做到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解决方案

1.建设市、县两级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市级平台存放全市所有居民健康档案的主索引,提供全市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同时提供全市各项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县级平台存放全县所有居民的健康档案和全量历史数据,各级服务机构以县级平台为依托开展日常工作,各县之间数据即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2.实现全业务管理和全过程监管。以二代居民身份证为载体,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支付方式改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以居民身份证号为主索引的“健康档案索引库”实现全市原有录入数据的查重功能,系统自动提示辖区内存在重复建档人数和详细列表,新建档案前自动检索“居民健康档案索引库” 避免重复建档,同时实现在全市范围内居民健康档案的迁入与迁出等。全业务管理平台以健康档案为主线,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支付方式改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计划免疫、儿保、妇保、慢病、老年人、精神病、中医药、卫生监督协管、健康教育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全面支撑。

四、客户价值

1、破解了一个难题--绩效考核难。

2、建立了四种机制—强化制度及信息化支撑机制,择优机制,市场机制,完善考核机制。

3、实现了五个转变—“养人办事到办事养人”;“政府考核向群众考核”;“定点服务向自由选择”,“坐等服务向主动服务”,“被动算账向主动买单”。

4、达到三方面满意—群众、医疗机构、政府。